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举办

新的风口

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在军事层面对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技术进行研究。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是美国,在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的支持下,智能驾驶技术产业在全球拉开了的帷幕。


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Terregator”。


直到21世纪,智能汽车才真正被研发并生产,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厂商、互联网企业等都纷纷参与进来,智能汽车市场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作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流,智能汽车也成为了各国、各车企竞相争夺的一块“肥肉”。近年来,在各国政府对先进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中,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与车企、科研机构等合作,都看好智能汽车广阔的商业前景。


同时,全球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惨痛事例逐年攀升,其中大部分原因是人为构成的,而智能汽车可以有效减少此类伤亡事件,使得社会上对于智能汽车的认可度也在逐渐提升。


正是由于这些驱动因素,各国开始积极开发智能汽车。


首先,各车企将技术作为了这场竞赛中的筹码,谁有先进的科技,谁就可以先一步获得一席之地。


整车厂商大部分从辅助驾驶着手,先开始试验并装配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然后再过渡到自动驾驶技术,最终研发、实现无人驾驶技术。


比如,丰田刚开始研发智能汽车时就一再强调,不会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而且还强调发布的自动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系统(AHDA)、避让行人转向辅助系统(PASA)等技术都只是为了支援驾驶员的技术,而不是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不过,自2016年起,丰田不再避讳无人驾驶,并且加快研发步伐,今年6月底,发布新款雷克萨斯LS时,丰田表示“将走向完全自动驾驶”,彻底推翻了丰田之前不研发无人驾驶的决心,想实现无人驾驶技术不断前行。


而互联网厂商则是直接就从无人驾驶切入研发、生产,并附有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图和激光雷达等技术。


比如,互联网厂商谷歌从2009年就开始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谷歌自动驾驶技术的侧重点在于完全自主,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

在美国,今年9月6日,美国众议院一致表决通过了一项加快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和部署的立法提案《自动驾驶法案(Self Drive Act)》。这意味今后美国每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被监管。


英国是欧洲第一个批准无人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的国家,早在2015年2月就宣布,允许在英国进行无人驾驶汽车实际道路测试。此外,英国政府还计划从今年开始,允许在高速公路及重要道路上测试无人驾驶汽车。


法国在2014年就公布了自动驾驶汽车发展路线图,并推动了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修订。2016年,正式批准外国汽车制造商在公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待解之困

根据Analysys易观分析,预计到2019年,全球智能汽车市场将迎来洗牌阶段,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经过短暂的市场启动期,到2021年,少数产品成熟的企业将主导市场,智能驾驶技术也将逐渐得到普及。

智能汽车以其巨大的经济潜力,让各车企前仆后继地将其商业化。然而,过早的商业化和尚未成熟的技术、政策法规形成了矛盾,成为智能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所以,我国在发展智能汽车时,还需要防微杜渐,方可久安。

对于智能汽车而言,信息安全是关键所在,智能汽车的联网性会不会导致信息泄露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据德新社报道,德国安联保险集团董事会成员约阿希姆•米勒今年10月18日提醒,如果不做好防范工作,越来越多的汽车行车电脑将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


由于未来的智能汽车将会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平台,如果黑客入侵成功,在那一刻我们将失去对车、对生命安全的自控权。 此外,由于我国在智能汽车的技术方面还有所不足,一些核心零部件目前还依赖跨国公司,而且,这一领域基本被博世等国外零部件巨头垄断。


其次,自动驾驶对于高精地图的要求很高,误差不超过10厘米,而我国传统导航的误差精确度为3~5米。同时,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和布局日新月异,变化很快,高精地图需要做到及时更新,这对我国地图行业而言,确实是个艰巨的任务。


对于技术漏洞,我国也正在采取行动弥补。据透露,我国近日已启动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起草工作,在其内容中明确表示会攻关智能汽车系统及部件、车载智能操作系统及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北斗高精度定位、5G网络及车载通讯、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设施等核心技术。


除了技术方面,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也将成为我国发展智能汽车的绊脚石。


遍全网,不过随即而来的却是当地交管部门的调查,这一事件将智能汽车的法律法规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首先,我国智能汽车在立法和监管领域的不确定性制约了其发展,甚至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一条规定:“驾驶机动车应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实际上禁止了车辆自动驾驶。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

由于这一方面的限制,无人车上路测试阻碍重重,按照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说法,无人车上路测试环节尚处于法律灰色地带。

不过,如今国家正在研究无人车路测的合规化,2018年6月可能会发布首张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牌照。如果真的实现,那将会助推我国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

其次,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归属问题尚待解决。当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汽车在马路上遇到交通事故,谁来承担责任?是驾驶员?乘客?还是厂商?

百度副总裁邬学斌

在杭州举行的2017未来出行高层论坛上,百度副总裁邬学斌表示,在国家强制标准方面,与智能驾驶相关的强制标准有80个,而在这些强制标准中有6个条款如果要改革的话难度非常大。邬学斌建议,国家先出一个顶层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之上由地方或者示范区先行一步进行探索,“短期可以在《道路交通法》或者《测绘法》上进行修改,但修改的前提是各部门要尽快拿出保证安全的方案。”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也表示,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备、测试评价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下一步,工信部将侧重于推动标准先行和健全法规、构筑生态和完善基础、加强监管和保障安全、深化合作和开放共享等四方面,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展。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业务部总经理刘俊峰

有研究机构预计,2020年我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600亿元。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业务部总经理刘俊峰也认为,随着汽车智能技术的成熟,交通法律法规会进一步完善,道路规划建设水平、车主素质等也会相应提升,汽车无人驾驶的时代一定会来临。

不过,智能汽车市场发展时间短,仍存在许多未知数,我国智能汽车市场想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还得防微杜渐,一步一步扎实求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