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创新不客气”背后,“出海一哥”加速全球化进击

作者:聂一尧 时间:2025-10-20 浏览量:18259

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的“不客气”,原来是可以持续追的“连续剧”,剧本和情节也在持续升级。

10月18日,奇瑞在芜湖拉开“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序幕,当着全场3000多位嘉宾(老外来了1200多名)的面,尹同跃说:“奇瑞的全球化创新体系,也要‘不客气了’!”

这是继“新能源不客气”、“智能化不客气”之后,尹同跃喊出的第三个“创新不客气”。在他身后,是分布在3.5万平方米展区,包含火星架构、鲲鹏动力、灵犀智舱、猎鹰智驾、银河生态、天工智造、开阳智慧、智慧物流、星火联盟、科大硅谷等数十个展区,以及多个论坛。作为一家车企,奇瑞开了一场行业级规模的大会。

尹同跃说:“我们每年先“吹个牛”、立个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去实现”,又说:“奇瑞喜欢‘吹牛’,但从来不‘瞎吹牛’”。

他的话语背后,是奇瑞这位中国汽车“出海一哥”捍卫一哥地位、加速全球化进击,引领中国汽车全球化攻势的野心和布局。

转型:从“传统车企”到“高科技生态集团”

1997年诞生于芜湖江滩上的奇瑞,是典型的传统车企出身。从1997年3月18日发动机厂的第一根桩,1999年5月18日第一台发动机成功下线,奇瑞走过了20多年深耕技术、不断突破的“理工男”之路。

20多年的拼搏成就了奇瑞如今的体量和业绩:2024年销量突破260万辆、年营收突破4800亿元;2025年前9个月销量更是突破200万辆,其中出口达到93.6万辆,产品覆盖全球 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用户超过1772万,其中海外用户已超过 543万。

2025年9月25日,奇瑞更是实现了多年夙愿,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当前的奇瑞,可谓顺风顺水、意气风发。在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尹同跃明确宣告,奇瑞正在从传统车企快速转型为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

穿透奇瑞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可以看见,这一转型在近三年来,早已基于奇瑞“瑶光2025”战略进行系统化推进。目前,奇瑞已构建起覆盖新能源、智能化、AI化的全球化创新体系。接下来,这也将成为奇瑞进一步加速转型、实现质变的关键所在。

按照“瑶光2025”战略,奇瑞目前已经形成了由三大核心竞争支柱构建的技术创新体系:全球研发网络布局、瑶光实验室、开阳创新中心。

奇瑞的全球研发网络布局,是“1+7+N”模式。目前,八大研发中心遍布中国、德国、西班牙、日本等汽车工业强国,形成24小时不间断的研发能力。30000多名研发人员、10000多名软件工程师、28位首席科学家组成的技术团队,为奇瑞转型提供智力支持。未来,研发中心还将不断扩大和增加。

奇瑞瑶光实验室,作为“有围墙的研究院”,包含300多个三级实验室,聚焦500多项近期重大技术课题。

开阳创新中心,则是与瑶光实验室形成互补的“没有围墙的研究院”,通过与全球100多所顶尖高校合作,开展4000多项星火课题研究,打造新技术、新专利源源不断下线的“创新工厂”,双管齐下聚合产学研创新势能,为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跟随”迈向“全球引领”树立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这种“内外结合”的创新机制,确保奇瑞在保持技术落地效率的同时,不断获得前沿技术滋养。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CTO高新华博士表示,瑶光实验室成果显著,奇瑞将发布飞鱼底盘EMB、方舟两栖系统、鲲鹏天擎48%热效率发动机、伯牙之音、猎鹰智驾大模型、凌霄飞行平台等10+项全球领先技术,构建起世界级技术创新体系,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不断刷新影响力。

在奇瑞的“技术货架”上,则已陈列新一代AI智能车架构、犀牛电池、轴向磁通矢量双电机等尖端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具备“全球首创”特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安全性与创新性的完美平衡。

在智能化领域,奇瑞取得了显著突破。灵犀智舱的“小奇同学”具备40+智能体,实现多模态感知和深度任务执行;猎鹰智驾采用E2E+VLM大模型,比人驾反应快42%;L4级自动驾驶RoboCar计划2026年全球首发。这些技术的快速产业化,彰显了奇瑞从概念到产品的转化能力。

奇瑞的转型还体现在全球化运营模式升级、利用资本赋能加速转型、文化创新、生态布局、质量革新等方面。

目前,奇瑞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建立16个KD工厂。更重要的是,奇瑞正在从简单的产品出口转向本地化生态构建。计划在未来几年建立26个海外研发中心,强化本地化开发能力。

随着奇瑞出口量不断增加,尤其是欧洲市场销量快速翻番,海外应收不断提升,奇瑞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企业。而港股的上市,不仅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更推动企业治理水平向世界500强看齐。资本市场全球化与管理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助力奇瑞建立更加国际化的运营体系。

奇瑞的创新开放的科研文化,通过开阳创新中心的灵活机制,吸引全球高端人才。这种开放的人才观,将为持续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在业务生态上,奇瑞正在由汽车制造扩展为更广阔的出行服务。银河生态包含1.2兆瓦迅龙秒充、V2G智慧能源、墨甲机器人等创新业务,这些展现奇瑞从汽车制造向出行服务生态拓展的决心。

特别是凌霄飞行平台的推出,标志着奇瑞正式进入低空交通领域。模块化动力系统支持最高三冗余,涵盖400-2400kg级多款机型,这种前瞻性布局体现奇瑞作为高科技生态集团的战略视野。

而在转型过程中,奇瑞始终坚守质量底线。公司建立了基于全球1.2万个真实事故案例的数据库,形成100多项超越国标的安全标准。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使得奇瑞54款车型获得全球五星安全评价,成为获此荣誉最多的中国品牌。

这种质量意识已深入企业文化。尹同跃分享的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曾有质量工程师因零部件瑕疵问题当场痛哭,这种对质量的敬畏之心,正是世界级品牌的底蕴所在。

从追求销量到注重质量,从产品出海到技术赋能,从封闭研发到开放创新,奇瑞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化运营、资本赋能、文化创新四轮驱动,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商向高科技生态集团的跨越。

奇瑞也正在转型实践中,重新定义中国汽车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未来,随着瑶光战略的深入推进,奇瑞有望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跟随”到“全球引领”转型的典范,为全球汽车产业注入中国智慧。

抢滩:“出海一哥”誓变“全球化一哥”

中国汽车的未来绝不只在中国,嗅觉敏锐的人已经发现,随着中国汽车新能源智能化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汽车出海浪潮,中国汽车发展趋势,早已从“逐鹿中原”放眼“逐鹿全球”市场。

说到中国汽车出海,就不可能绕开奇瑞。这个有着22年汽车出口历史的自主车企,营销服务版图覆盖欧亚非拉美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超百万辆,如今更是平均每25秒就有一辆“奇瑞造”驶向海外。这一数字让奇瑞稳坐中国汽车“出海一哥”位置。

但是,“出海一哥”并非毫无后顾之忧,数据显示,奇瑞“出海一哥”背后正在紧随一名劲敌比亚迪。2025年1-9月,奇瑞累计出口93.6万辆,同比增长12.9%,比亚迪在同期累计出口量为70.16万辆,同比增长123.4%。

很明显,奇瑞的海外征途正稳步推进,继续捍卫22年来中国汽车“出海一哥”的地位。但比亚迪追赶迅猛,只用4年时间蹿升到第二名,并且对奇瑞追得很紧,“出海一哥”并非高枕无忧。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比亚迪的销量全部为新能源,但奇瑞的销量大头还是燃油车。比亚迪正是凭借其新能源汽车,快速打入欧洲、澳洲等高端市场,成为当地中国汽车头牌,超越奇瑞和上汽乘用车。

而在中国汽车出口海外的传统重要市场,如拉美、非洲等地,奇瑞也面临比亚迪在巴西、墨西哥、南非等国家快速增长的攻势。在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为主的东南亚市场,奇瑞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但比亚迪的攻城略地也十分迅速。

与此同时,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网络也快速推进,一言以蔽之,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技术输出+本地化+用户心智占领”的组合拳,拳拳到肉。

但奇瑞就怕了吗?或者说奇瑞会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出海一哥”王冠被比亚迪摘走吗?当然不会。在奇瑞2025全球创新大会上,明晃晃地展示了奇瑞将全力迎击比亚迪,誓从“出海一哥”变“全球化一哥”的抱负和决心。

事实上,奇瑞也正在开启从简单的产品出口,向技术、标准、生态的全面输出转型升级。

奇瑞的技术出海,正在加速从“卖产品”变为“输出解决方案”。奇瑞“技术货架”上的新一代AI智能车架构、犀牛电池、轴向磁通矢量双电机等尖端技术,不仅服务于奇瑞自身产品,更向全球伙伴开放共享。

“要实现产品出海、技术应用出海,让更多的百年老店、更多的全球伙伴共享奇瑞的技术和平台。”尹同跃提出的“In Somewhere, For Somewhere, Be Somewhere”理念,正是奇瑞技术出海的核心逻辑。通过火星架构、鲲鹏动力、灵犀智舱等五大技术领域的系统化输出,奇瑞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技术方案提供商。

奇瑞的“创新双翼”:瑶光实验室和开阳创新中心,将确保奇瑞能够同时兼顾短期技术突破与长期原始创新,为奇瑞全球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核心支撑。

奇瑞的海外本地化战略,则已经打出深度适应性开发的“深度特色本地化”名声,并深入各地市场用户之心。

目前,奇瑞在全球拥有16个KD工厂,建立了覆盖欧洲、北美、南美、右舵市场的适应性开发体系。针对各区域特征和用户场景,奇瑞开展属地差异化开发,包括Exlantix ES欧洲验证、Jaecoo 7欧洲雪地路试等具体项目。

这种深度本地化使得奇瑞产品能够真正融入当地市场。“把产品卖到德国,就要有德国车的味道;把产品卖到日本,就要有日本车的味道。”尹同跃的这句话,道出了奇瑞本地化战略的精髓。

2025年1-9月,奇瑞在欧洲市场销量达14.5万台,同比增长超2倍,高端化突破显著,这正是得益于奇瑞深度本地化策略的持续推进。

在快速全球化的过程中,奇瑞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公司建立了基于全球1.2万个真实事故案例的数据库,形成了100多项超越国标的安全标准。截至目前,奇瑞已有54款车型获得全球五星安全评价,成为获得该荣誉最多的中国品牌。

纵横G700横渡长江的壮举,正是奇瑞安全技术的集中体现。IP68级防水技术、双动力双冗余备份技术等从“技术货架”上被灵活调用,展现了奇瑞技术实力的同时,也传递出对安全的极致追求。

面对中国汽车集体“出海”过程中出现的“水土不服”、安全质量、本地化配套不足等问题,则时刻提醒奇瑞要稳扎稳打。为此,奇瑞计划在未来几年建立26个海外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本地市场竞争力。通过深化全球创新体系的协同效应,奇瑞正从“出海一哥”向“全球化一哥”坚实迈进。

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不仅是奇瑞向世界集中展示技术理念与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更是中国创新力量面向全球的一次深度思考与主动邀约。尹同跃表示,未来,奇瑞将以面向全球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坚实基础,加速转型全球科技公司,为全球用户创造更多出行价值,助力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开启全球汽车产业的中国技术时代,为百年汽车文明书写全新篇章。

相关阅读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