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长城汽车如何淬炼出中国汽车出海的“高阶方法论”?

作者:汽车大观 时间:2025-10-12 浏览量:87134

当一家中国车企在澳洲这样的成熟市场,不是举办一场常规的新车发布会,而是举办一场名为‘GWM TECH DAY’的全球技术生态大秀,意味着什么?

2025年10月,长城汽车“GWM TECH DAY”全球技术体验活动在澳大利亚可谓盛大举办。其核心亮点在于:集中发布了Hi4家族新能源矩阵,展示全动力、全场景技术布局,并正式在澳发布新能源越野分级体系。

同时,长城汽车旗下五大品牌核心车型汇聚活动现场。包括:聚焦家庭出行与城市通勤的“新一代哈弗H6 Hi4与大狗”,代表智能舒适体验的高端MPV“魏牌高山”,代表女性专宠与都市美学定位的“欧拉”,代表新能源越野旗舰实力的“坦克700、坦克500 Hi4-T、坦克300 Hi4-T”,彰显多用途场景全能能力的长城皮卡“山海炮、长城炮”。

此外,活动现场还配合Hi4-T技术展具和V2L户外放电互动体验,构建出涵盖通勤、出行、露营、越野等多元场景的技术生态场。

从技术、产品,到生态、标准体系,长城汽车此番在澳的集中展示,结合其在澳洲市场“整体品牌第七、中国品牌第一”的佳绩来看——与其17年前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率先进入澳洲市场一样,长城汽车又一次扛旗中国汽车出海新征程。

长城汽车CTO吴会肖在活动现场低调地表示:“长城汽车深耕澳洲市场17年,坚持‘在澳洲,为澳洲’,实现了销售网络的本地化,更完成了从研发、测试、服务到品牌生态的全面落地。我们期待以长期主义与本土适应力赢得全球用户对中国品牌的深度认同。”

吴会肖说得还是太谦虚,因为此番意义绝非只限于长城汽车自己,我们清晰地看到,在澳洲这个严苛的试炼场,长城汽车已经跑通了一套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再到“生态与标准出海”的完整方法论,它正在开启中国汽车出海升级的高阶范式。

说白了,长城汽车用自己的探索实践和成功经验,为后来者提供了一套少走弯路、直达成功的标准答案,这份作业,值得大家去抄。

用全场景热销,跑通“全球车”逻辑

长城汽车在澳洲市场开启的出海范式升级,首先肯定离不开产品销量在当地市场的优秀表现,这是一切的前提。

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长城汽车在澳洲市场累计销量达39343台,同比增长23.7%,市占率达4.3%,在全品牌中排名第七,中国品牌中稳居第一。

更重要的是,旗下坦克、炮、哈弗、ORA四大品类产品在城市通勤、户外越野、家庭出行等不同场景下均实现热销,形成了真正的“全场景、多品类”出海格局。

这一点说明,长城汽车不仅在澳洲已经筑牢了产品口碑和用户基础,事实上其在澳新市场已拥有超过20万用户;更体现了其在当地的热销已经不是单一爆款车型的“单点突破”,而是升级为覆盖越野、皮卡、家用SUV、都市电车等全场景需求的“体系化作战能力”。

这种矩阵式的热销很重要,可以说有着重要的背后意义:它验证了长城汽车的产品定义能力具有全球普适性。无论是坦克品牌满足的户外探险精神,还是长城炮契合的实用工具属性,或是哈弗与欧拉对应的家庭与都市出行需求,长城汽车都能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这份兼具市场深度与广度的销量答卷,是其一切高阶战略得以实施的坚实基石。

我们知道,作为严苛又完美的汽车试炼场,澳洲兼具成熟市场的严苛法规与新兴市场的多元地貌,它不是全球市场的中心,却是检验产品全球适应性的终极考场。在这里热销,尤其是全场景热销,其说服力远超在任何单一区域市场的成功。

中国汽车行业的更多自主品牌接下来想要开启出海高阶范式,像长城汽车这样在关键市场跑通“全球车”逻辑的一步,是很有必要的。这与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领先并非只靠单一车型,是同样的道理。不过,更重要的是权威的技术,才是这次长城汽车澳洲“GWM TECH DAY”活动的重要主角。

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定义”

长城汽车此次澳洲“GWM TECH DAY”的重要核心,无疑是Hi4技术家族的集体出海。Hi4、Hi4-Z、Hi4-T的协同亮相,不仅构建起从城市通勤到极限越野的新能源全场景驱动体系,更是系统性地展现了中国混动四驱技术“从跟随到引领”的关键转折。

尤其是坦克500 Hi4-T完成澳洲实车首发试驾,以双电机、三把锁、120km纯电续航能力,融合城市零油耗与极端越野能力于一体,获得现场澳洲用户与媒体高度评价。

其背后的Hi4-T架构,集动力效率、通过性与驾控感于一体,成为澳洲用户与媒体心中新能源越野“能跑又能野”的全球标杆。这个评价可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而是靠着长城汽车领先的混动技术水平,以及产品搭载后经历严苛验证,才得以实现的。

事实上,搭载长城汽车任何一项技术的任何一款产品,都得通过全球近两百种工况验证,年测试里程超1000万公里,车辆需完成高温(中东)、高寒(西伯利亚)极限测试及澳洲实地调校后方可上市。

更关键的是,长城汽车在活动现场发布了“新能源越野分级体系”。将自主研发的“新能源越野分级体系”带入澳洲,这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介绍,而是长城汽车旨在重新定义游戏规则、夺取市场话语权的战略宣言。长城汽车将自家的分级体系带入澳洲,一方面填补新能源越野赛道长期缺位的定义空白,另一方面长城汽车也有资格、有底气在澳洲市场夺取“定义权”,从“参赛者”升维为“规则制定者”。

这是最具颠覆性的一步,当澳洲市场的消费者开始引用、讨论“长城的新能源越野分级”时,长城汽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该市场的“权威”和“标杆”。

而这也有利于中国汽车行业中更多自主品牌的发展,因为我们是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引领者,长城汽车开辟蹊径后,其他自主品牌更易循着这条路将其延伸拓宽。

“在澳洲,为澳洲”,真正掌握本地化内核

长期以来,我们听多见惯国际品牌合资车企“在中国,为中国”,却鲜少听过中国车企将类似口号反向输出海外。其中原因在于双方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背后的实力、心态和战略意图有着天壤之别。

国际品牌带着技术、品牌和资金优势进入中国,他们的“本土化”是一种“俯视”姿态的适应。而早期中国车企出海,首要目标是生存和销量,品牌建设是奢侈品。同时,传统燃油车赛道规则已定,中国品牌缺乏定义规则的能力。

但现在情况变了,新能源转型带来了百年一遇的超越机会,中国在电动化供应链和技术上有了领先优势,这也令中国车企有了硬实力底气。长城汽车之所以能提出“在澳洲,为澳洲”,恰恰是因为背后有硬核的Hi4技术家族作为支撑。

此外,长城汽车所有在澳销售车型(如坦克系列、哈弗H6、欧拉、炮等),均按当地标准出色展现产品安全和适应性。比如,所有在澳销售车型均通过澳洲ANCAP五星安全认证,涵盖碰撞安全、行人保护与ADAS等维度。所有车型在澳洲完成涵盖法规、气候、海拔、油品、驾驶习惯等六大维度的本地化验证。

更重要的是,长城汽车在澳洲的实践展示了一种新的“本地化”哲学:不是卑微的适应,而是平等的共创。比如让澳洲用户参与调校,让车“像本地人一样熟悉道路”。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深度融入,其核心是尊重和共赢。

而长城汽车“在澳洲,为澳洲”理念,不止有技术、产品、用户共创的体现,在其长期致力于在澳洲构建一个健康的品牌生态系统上,长城汽车也已真正深度融入当地,并备受认可。

在服务方面,自2013年设立澳洲子公司以来,长城汽车已构建起覆盖销售、售后、配件与服务网络的本地化体系,面向用户提供7年质保、限价保养、道路救援等多项本地服务保障,持续夯实中国汽车品牌高质量出海的服务能力。

在品牌文化方面,长城汽车通过冠名WSL世界冲浪联盟、AFL、IRONMAN等赛事,自然融入澳洲消费者日常生活场景,完成了从“产品在场”到“品牌在感”乃至“用户在心”的情感迁移。而“坦克俱乐部”这样的用户社群,则培养了深厚的品牌归属感,形成了“产品-圈层-品牌”的良性互动生态。

2025年9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荣获意大利都灵“TADA 2025年度人物”大奖。组委会指出,魏建军在设计、技术与市场领域持续推动中欧融合,以长期主义精神和开放合作姿态,重塑了中国品牌的全球认同。这一重量级奖项肯定了长城汽车的全球化成果,也彰显中国汽车力量已获得主流市场的高位价值认可。

不难看出,长城汽车澳洲“GWM TECH DAY”是一场技术盛会,更是一次价值表达。长城汽车在澳洲的实践,则诠释了中国汽车出海的新内涵:以往基于成本优势的远征正在瓦解,依托体系化实力的升维竞争已经开启。

长城汽车“澳洲答卷”也不仅仅属于长城汽车,更属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它验证了一条从“走出去”到“走上去”、从“卖产品”到“树标准”的可行路径。而这套完整的方法论,无疑将使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未来更具底气、更富想象、更可期待。

相关阅读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