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万钢:内燃机与电动化融合发展 将是车用动力技术新方向

作者:路梦怡 时间:2018-01-20 浏览量:163

2017年,全球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142万辆,中国汽车的销量按照中汽协统计达到77.7万辆,占新车销售比例的2.69%。其中,乘用车销售58万辆左右,商用车增长也比较迅速,主要是城市公交客车增长了18.4万辆,增幅达21.5%。很值得注意的是,纯电动汽车增长了82.1%,插电式增长了34.9%。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不可忽视的挑战和短板。

1月20日,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把握全球变革趋势 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汽车产业生态重构、推进产业融合、智能汽车的未来、突破核心技术、行业政策走向、推动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会议发言中,谈及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思考。
 
科学技术部部长 万钢
万钢表示,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产业、市场、政策创新和基础建设方面已经呈现了明显的综合优势。

在研发体系上面我们建立了三纵三横的布局和纯电驱动的研发战略,产学研紧密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形成产业链供应体系。

在产业发展上,整车到零部件的产业链条基本形成,转型升级速度加快,龙头骨干企业和一些新兴企业正在加速形成。在政策上面已经逐步形成了全环节、中长期、可持续的政策扶持体系,也正在探索用户市场的激励措施。

基础设施方面,全国开放运营的公共充电桩超过了20.5万个,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头、多方参与的市场机制。从商业模式的角度上,共享汽车新兴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电动化、智能化正在吸引着跨界融合的发展。

同时,万钢也重点谈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新形势下还将面临很多新挑战。

“第一,现在纯电动汽车虽然发展快,但是功能性能上还是有短板,比如续驶里程。而且续驶里程不能简单用增加电池的办法解决,因为电池增加了,重量也增加了,单位耗能反而增加了。纯电动汽车的功能也还没有完全覆盖汽车市场东西南北不同区域的要求,特别是如何克服北部地区的低温条件,这需要我们共同的继续探索创新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第二,传统内燃机驱动系统面临更加严苛的排放标准和降耗减碳要求,产业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要努力的把它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动力。”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平衡、不充分,建设、运营和服务体系还需要更加灵活和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运营还要创新商业模式新天地。应该说,这些年来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则就是为了减少对能源的依赖,来应对大气雾霾的影响。”

“整车产品要在综合效能上下工夫,提高质量,也就是高比能量的蓄能、高比功率的发电,燃料电池或者增程器,高效率的驱动和能量回收,智能化控制、轻量化车体等方面。为了达到这个综合的最佳,需要更进一步提升‘三电’的核心基础,加大对于高密度能量、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高功率密度的燃料电池、高性能驱动、高效率回馈等等各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系统集成的创新。”

万钢也在会议现场再次强调了内燃机的不可替代性。

“转型升级方面,内燃机产业的压力很大。最大的三个方面,就是油耗法规更加严格,排放标准更加严苛,检测规范更加动态。”万钢部长强调,“但是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到,内燃机在相当的时间当中,特别是对于我国大客运、大货运、大船运、大农业等领域,内燃机将会以独立驱动或以混合动力的形式,还具有广泛的市场要求。”

对于未来内燃机的发展,万钢如此表示:

“一方面,内燃机技术要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排放为主线,逐渐在关键技术上发力,在这些领域当中组织科研攻关,以期在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2016年,我们曾经提出,未来内燃机的发展方向仍然有专用化、电子化和轻量化的趋势。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内燃机与电动化相结合,将成为车用动力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我们更加要注重内燃机与电动化融合发展方面的技术革新。过去,我们在均质充量压缩点燃(HCCI)、新型的循环、内燃机增程器、转子发动机方面曾投入大量研发力量,但是它们难以独立地覆盖汽车发展的整个动态需求。现在,针对新型动力、混合动力系统方面,完全可以找到用武之地。因此,高效率增程式机电混合系统,将是今后的重点研发内容之一。”

相关阅读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